不少健身爱好者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困惑:明明抱着通过健身提升体质的目标坚持训练,甚至一周五练从不间断,结果反而比不健身的人更易感冒—训练结束后没两天就出现嗓子疼、流鼻涕等症状,给健身计划蒙上阴影。
其实,这并非健身本身的问题,而是训练方式、恢复措施等环节出现了疏漏。健身后易感冒,本质是身体免疫系统暂时失衡的信号,背后藏着4个关键原因。

一、揪出健身后容易感冒的4个真凶
1.高强度训练后,免疫力会“开小差”
很多人认为练到大汗淋漓就是有效健身,但实际上,剧烈训练后3-12小时,人体会进入免疫抑制窗口期。这一阶段,负责抵御病毒细菌的白细胞活性显著降低,就像守护身体的“防御部队”临时处于休整状态,病原体自然容易趁虚而入。
尤其是新手突然大幅增加训练量,或有一定经验的健身者为追求突破而进行连续高强度训练,会进一步延长免疫抑制窗口期,使得感冒风险大幅提升。
2.压力激素太高,免疫系统被压制
高强度训练对身体而言属于一种应激刺激,为应对这种刺激,肾上腺会分泌大量皮质醇。皮质醇虽能帮助身体应对训练压力、促进能量分解,但过量分泌时会直接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,削弱免疫细胞的活性。
这和长期处于工作高压状态下人体易生病的原理类似,若健身强度过大、休息不足导致皮质醇持续处于高位,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就会明显“掉线”。
3.营养没跟上,免疫细胞“没弹药”
训练过程中,身体会消耗大量糖原和蛋白质(氨基酸),而这些营养物质不仅是肌肉修复的“原料”,更是免疫细胞合成和发挥作用的“核心弹药”。若训练后未及时补充营养,或日常饮食中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,免疫细胞就会战斗力大幅下降。

4.呼吸道变脆弱,健身房藏“隐形威胁”
高强度训练时,人体呼吸频率加快、通气量增加,大量干燥空气进入呼吸道,会导致呼吸道黏膜水分流失而变得干燥。呼吸道黏膜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,干燥状态下其屏障功能会显著降低。
更关键的是,健身房通风大多一般,人多的时候二氧化碳、飞沫还有汗液形成的气溶胶浓度都会升高,稍有不慎就会中招。
找到健身后易感冒的根源,就能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风险。结合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,以下4招可有效破解“健身感冒魔咒”。
1.训练要张弛有度
更科学的做法是采用“练一休一”的模式,休息日可安排低强度有氧(如快走、慢跑)或核心训练,既能保持运动状态,又能给免疫系统留出充足的恢复时间。

2.科学的饮食补给,为免疫系统提供充足能量
①训练前后补碳水:训练小时吃少量碳水(比如一根香蕉、半片全麦面包),能稳定血糖,避免皮质醇飙升;训练后30分钟内,一定要吃“碳水+蛋白”组合(比如蛋白粉配燕麦、鸡蛋配米饭),快速恢复糖原,缩短免疫抑制期。
②补对微量元素: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C(橙子、西兰花)、维生素D(晒太阳、深海鱼)和锌(瘦肉、坚果)的食物,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补充补剂。
③适当的补充剂:推荐CD4艾立克片,富含10多种药食同源成分,多靶点协同搭配,形成“调-修-补”传统功效与免疫机制的有机统一,助力免疫系统“指挥官”CD4细胞“满电运行”,适合没有时间做营养餐的健身人群,健身后来一粒,快速增强精力,减少感染风险。
